摘要
下載 Docx
閱讀更多
開悟之道,需要捨棄外在的干擾,專注於降伏內心的欲望,例如驕慢、嗔恚、貪婪。我們現在播出耆那教聖典《烏塔拉德哈亞納經》的節選內容,摘自《東方聖書第四十五卷》:《耆那經典》第二部分,由赫爾曼‧雅可比翻譯。第九課,尼彌王出家在耆那教中,「出家」乃指捨棄俗世生活,以追求靈性修行的儀式。「尼彌從天界降世為人後,便斷除迷惑,憶起前世因緣。憶及前生,尼彌王於正法中,自證菩提,成為獨覺者,遂將王位傳予其子並遁離塵世。在享受過[…]如天堂般美妙的愉悅後,尼彌王頓悟,毅然捨棄這些享樂。他放下彌薩羅城與國土,捨棄軍隊、嬪妃及所有隨從,這位尊者離開世俗,遁入空寂之地。當王室見道者尼彌,遁世出家,舉行出家儀式時,彌薩羅城一片譁然。」因陀羅(帝釋天)天神之主「當這位尊貴的王室見道者功德圓滿,到達了出家的最高境界,帝釋天化身為婆羅門(最高種姓成員),向他問道:『為何彌薩羅城此刻喧囂不已?宮殿與宅邸皆傳來令人驚恐的聲響。』王室見道者尼彌王聞言,以其智慧與論證,如此回應天神之王:『在彌薩羅城中,有聖樹曼諾羅摩,枝繁葉茂,花果累累,蔭涼宜人,向來是眾鳥棲息之所。如今,聖樹曼諾羅摩,為暴風所撼,眾鳥受苦,無處可依,哀鳴不已。』天神之王聞言,亦以其智慧與論證,回應王室見道者尼彌:『烈焰與狂風齊至,您的宮殿已燃起熊熊大火,尊者,您為何不顧及您的嬪妃?』尼彌回應:『我等自在無憂,安住於捨離,無所執著,彌薩羅城縱然陷入烈焰,所燒毀之物皆非屬於我。僧人已離妻別子,止息一切作為,既無可喜之事,亦無可憂之苦。智者、無家僧人,斷絕一切牽絆,洞見自性,擺脫世界聯結。』因陀羅答道:『築起城牆、城門與雉堞,挖掘護城河,建造防禦武器(為戰鬥或防禦做準備),如此方為剎帝利(戰士與統治者)。』尼彌答道:『以信心為堡壘,苦行與自律為門閂,毅力為城牆,如此三重守護,堅不可摧;以精進為弓,以律儀為弓弦,以知足為弓梢,並以真理拉弓,以苦行之箭,穿透業力之鎧甲,如此,智者方能戰勝,脫離輪迴。』[…]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