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正體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正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Deutsch
  • Español
  • Français
  • Magyar
  • 日本語
  • 한국어
  • Монгол хэл
  • Âu Lạc
  • български
  • Bahasa Melayu
  • فارسی
  • Português
  • Română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ไทย
  • العربية
  • Čeština
  • ਪੰਜਾਬੀ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తెలుగు లిపి
  • हिन्दी
  • Polski
  • Italiano
  • Wikang Tagalog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
  • 其他
  • English
  • 正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Deutsch
  • Español
  • Français
  • Magyar
  • 日本語
  • 한국어
  • Монгол хэл
  • Âu Lạc
  • български
  • Bahasa Melayu
  • فارسی
  • Português
  • Română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ไทย
  • العربية
  • Čeština
  • ਪੰਜਾਬੀ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తెలుగు లిపి
  • हिन्दी
  • Polski
  • Italiano
  • Wikang Tagalog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
  • 其他
標題
文稿
即時播放

羅睺羅尊者(純素者)選集經文(二集之一)

2025-02-17
摘要
下載 Docx
閱讀更多
今天,我們將聚焦於羅睺羅尊者(純素者),他是釋迦牟尼佛的獨子。他由於對修行知識的渴望和熱忱而聞名。他年紀很小時便加入僧團,而且十八歲就完全開悟了。許多部經典都詳述了佛陀對他的親自教導。

現在,我們將分享兩部這樣的經典《小教誡羅睺羅經》以及《庵婆蘗林教誡羅睺羅經》,內容闡述由於人生無常,修行訓練和進步的重要。

小教誡羅睺羅經

「一時,世尊住舍衛城,祇陀林給孤獨園。時,獨住之世尊,心起如是之思念:『羅睺羅之解脫,應成熟法令成熟。今我如何更導羅睺羅,以滅盡諸漏?』

時,世尊清晨著衣、持衣、缽,為乞食而入舍衛城。食後,由乞食歸來,告尊者羅睺羅曰:『羅睺羅,應取座具。應至彼生茂之森林晝住。』『如是,世尊,』羅睺羅言。則持座具唯隨世尊之後。時,恰好數千之天神,亦奉隨世尊,思之:『今日世尊更導尊者羅睺羅滅盡諸漏!』時,世尊已入生茂之森林,於一樹下設座而坐。尊者羅睺羅敬禮世尊,坐於一面。世尊告之曰:[…]

『彼緣意觸而生,受類、想類、行類、識類:此等亦常耶?或無常耶?』『世尊,無常。』『然而,無常者必是苦耶?或是樂耶?』『世尊,苦。』『然而,此無常、苦、變易法,如何得善觀察耶:「彼是我所有,我是彼,彼是予之我?」』『世尊,彼實不然。』『如是見之,有聞聖弟子乃厭眼、厭色、厭眼識、厭眼觸。彼緣眼觸而生,受類、想類、行類、識類,亦厭此等之類。厭耳…厭鼻…厭舌…厭身…厭意、厭法、厭意識、厭意觸。彼緣意觸而生,受類、想類、行類、識類,亦厭此等之類。厭已而離欲。欲離故解脫。對於解脫而有解脫之知。知「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辦,更不來此世。」』世尊如是說已。尊者羅睺羅歡喜世尊之所說。然說如是之說明時,尊者羅睺羅之心無取而解脫諸漏。且彼數千之天神,亦遠離塵垢而生法眼:『凡有物者,是所集法,彼之一切皆滅法。』」

庵婆蘗林教誡羅睺羅經

「如是我聞。一時,世尊住王舍城之竹林,迦蘭哆園。爾時,尊者羅睺羅住庵婆蘗林。世尊由晡時宴默而起,往訪庵婆蘗林,尊者羅睺羅遙見世尊正前來。為敷座具,與備洗足水。世尊坐於施設之座,洗足已安座。尊者羅睺羅頂禮世尊,坐於一面。於是,世尊將極少量殘餘水留於盤面,喚問尊者羅睺羅曰:『羅睺羅,汝確實見此極少量殘餘水留於盤耶?』『如是,世尊。』『彼等故意妄語而無愧者,沙門性是如少量也。』[…]」
觀看更多
所有分集 (1/2)
1
智慧之語
2025-02-17
87 次觀看
2
智慧之語
2025-02-18
137 次觀看
分享
分享到
嵌入
開始時間
下載
移動端
移動端
蘋果
安卓
用手機觀看
GO
GO
Prompt
OK
App
掃描二維碼,下載應用
蘋果
安卓